欢迎,客人 |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行业资讯 »

阿里腾讯扫码支付受挫 银联“趁火打劫”抢移动支付

发布日期:2014-04-25  中国POS机网

趁着阿里巴巴、腾讯的“扫码支付”受挫之际,日前,中国银联和中移动等加大了“NFC支付”的圈地步伐。记者昨日从银联获悉,银联对每台支持NFC的终端补贴费用300~500元,终端改造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中移动对每台手机补贴30元给厂商,4G卡默认要绑定NFC功能。

在央行叫停二维码支付的背景下,有专家表示,移动支付已形成国企和民企两大阵营对决态势,双方在便捷和安全上各占优势,孰胜孰败还要看双方的推进速度以及市场认可程度。

扫码支付推广受阻,NFC支付趁机抢市场

如同阿里巴巴和腾讯在扫码支付市场大把烧钱一样,近期,中国银联也力推其移动支付平台,并在商户端大力补贴线下POS机改造。

“终端改造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有银联人士对本报记者说。据透露,目前银联在全国累计完成近300万台终端改造,粗略计算,银联已经投入0.9亿~1.5亿元在存量终端改造上。而新机器的增加成本则由整个产业链分摊。

眼下,两大巨头争相贴钱圈地NFC移动支付,被认为别有深意。上个月,央行叫停了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大力推广的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对此,一位第三方支付人士说,二维码支付介于线上和线下之间的支付方式,是用线上方式来做线下业务,动了银联的“奶酪”,银联利益受到极大损害。

不过,记者也在市场上看到,尽管在一些超市或出租车市场,扫码支付并没有真正被叫停,但阿里巴巴和腾讯已经没有继续大张旗鼓发展用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IC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晓枫近期表示,央行对于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一视同仁,但包括一些打车软件中使用的二维码支付方式,成本低廉但不安全,所以没有加密认证的二维码技术不可以作为可信支付技术在线下大范围推广。

名词解释

扫码支付:一种近场移动支付方式,是线下实时交易付款的解决方案。商家可将使用者的账户、商品价格及其重要属性等信息编码成二维码或条码,用户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扫二维码,或商户用条码枪扫手机上的条码,就可读取用户信息、商品信息等,实现与商户的支付结算操作。

NFC支付:一种近距离的无线通讯协议,手机上内置一个信息芯片,背面有个特制的感应线圈,到商家的专门刷卡机刷一下就可以读取账户信息和完成支付了。

观点对对撞

硬件成:NFC普及成本高 扫码支付占优势

诸多第三方支付公司一直是坚定唱空NFC,一家公司认为,NFC最大的普及阻力就是硬件升级成本。支持手机很少,在用户中大规模普及困难,且此类手机售价3000~5000元,30元的补贴诱惑力不大;而商户端要升级POS机设备更是成本巨大,也是银联难以承受的。相反,扫码支付则占优势,智能手机支持二维码扫码,不需硬件设备改造和投入。

银联人士则认为,各方都在投入建设移动支付设备,等过了这一阶段,NFC支付就会和那时候的银行卡一样迅速普及。市场有消息说,苹果最近获批了两项与NFC技术有关的新专利,一旦成为现实,问题将迎刃而解。

安全性:扫码支付被指不安全 NFC占优势

对于扫码支付,央行已经多次表态:成本低廉但不安全,没有加密认证的二维码技术不可以作为可信支付技术在线下大范围推广。究其原因,各自为政的二维码支付缺乏相关标准也是安全隐患之一。

而银联人士对记者表示,NFC支付是将金融安全芯片加载到SIM等载体中,即使手机遗失,也无需担心银行卡信息的丢失和账户资金的风险,在网点完成挂失补办后可继续使用。而远程支付时,需要输入预设的智能卡密码和银行卡密码两重密码。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站会员、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图文推荐

您在本栏的历史浏览
热门资讯

中国POS机行业权威门户网站 引领行业发展


微信号:pos580com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诚征英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版权所有:POS机网 北京瑞纪华人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证060984  |  京ICP备07503063号

联系电话:010-51658061 E-mail:bjsale#pos580.com(请把#替换成@)在线QQ:841617225

站所有信息均属本站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地址 域名:www.pos58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