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城网电子频道认为,LED应用需求正在逐步进入井喷式渗透的时期。巨大的市场前景刺激着国内外众多企业抢占LED市场,竞争已然白热。“渠道为王,智者先行”,渠道建设无疑是LED照明企业争夺市场先机的利器,谁能掌握渠道,谁就能掌握未来竞争的主动。
一位刘姓LED照明渠道商向华南城网电子频道透露:“由于LED照明准入门槛低,受政府主导白炽灯淘汰和产业政策扶持等利好刺激,不少以前做LED显示屏、箱体、模块、数码管的企业转型做LED照明,看似肥厚的蛋糕因为关联企业的疯狂涌入,可供中小企业分食的空间已经不大。”
尽管业界预计到2014年下半年随着白炽灯退出市场的序幕逐步拉开,LED照明市场有望迎来井喷。但受制于LED照明采购渠道,不少企业表达了和上述刘姓渠道商的相似的忧虑——盘子虽大,粥的份量也显得足够多,但随着更多“僧侣”涉足LED照明产业,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不言而喻。
在华南城网电子频道一位谭姓分析师看来,现在中国照明市场容量已逾2400亿元,LED逐年猛增,尚没有垄断品牌能达到市场总份额的5%,特别是在商业照明和工业照明领域,但相信在流通领域将会很快出现。所以部分LED领军企业想方设法扩大渠道影响力,重心放在营销也是在所难免。而这些领军企业随着渠道影响力的扩展,在市场份额的争夺中将随着行业洗牌加速而逐步集中。
确实,群雄混战的LED照明市场并不利于市场秩序的维护,价格层面的低水平劣质竞争也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而华南城网电子频道获悉的一份高工LED产业研究所分析显示:2015年,整合局面会形成拉锯战,形成品牌以及供应链的阵营,并由此而形成阵营派别。2016年,大批的中下游会被踢出,整个市场分化会越来越明显。因为这个渠道领域里,属于LED照明时代的流通品牌会浮现出来。
尽管行业洗牌过程异常残酷,但通过行业洗牌加速LED照明产业品牌话之路或许是未来两三年的主流发展趋势。华南城网电子频道认为,“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毕竟与市场自身发展规律并不吻合,用户对LED照明产品的深度认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品牌垄断”效应对用户而言更多的是对LED照明产品质量的信心体现。大浪淘沙,剔除产业质量隐忧,何乐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