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是怎么被盗刷的
其实,类似信用卡被盗刷案件在东南亚及港澳台地区早有耳闻。一些市民在赴这些国家或地区旅游时,旅行社或导游往往会善意地提醒,在外购物消费时,一定要选信誉好、规模较大的正规商场,街边小店拿出信用卡随手一刷,很容易落入别人早已预设好的“盗刷”圈套。以至于在回到国内后,很多游客会到发卡行紧急查询或换卡。
在东南亚及港澳台地区盗刷信用卡案件不断猖獗后,一些犯罪分子也将触角伸向了内地,苏州新近出现的这种利用未与银行联网的假POS机行骗案,便属于典型的“克隆”盗刷信用卡案。
警方介绍,复制、盗刷信用卡大致流程是这样的:一些不法分子从网上学习克隆信用卡的技术并购买相关设备后,通过应聘收银员等方式接触POS机,伺机采集持卡人信用卡信息并偷窥密码,将他人信息采集到空白卡上,进而进行刷卡消费。
在目前的全球信用卡市场上,磁条卡是主角。对磁条卡而言,最重要的数据就是“磁条信息”。一般情况下,当持卡者使用POS机刷卡时,可以截取密码的音频信号,然后解码。此外就是直接改装POS机,改变它的通信模块。这样,每次有信用卡刷完后,POS 机就会用短信自动将卡号和密码发给固定号码。也就是说,在信用卡的使用过程中,磁条信息很容易被窃取。用户只要在pos机或ATM机上刷卡,就会在机器上留下该银行卡的磁条信息。一些不法分子会在POS机上装置盗卡器,客户刷卡后,盗卡器就会将信用卡的磁条信息记录下来。
另外,冒充国家机关或银行工作人员,以帮助提高信用额度、发放计生补贴、购车退税、涉嫌洗钱、涉毒、核对消费信息、中奖等名义,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诱骗持卡人进行转账操作的“电信诈骗”案件也较为多发。
刷卡消费时如何防盗刷
警方建议,市民在刷卡消费时,卡不离视线是原则,输入密码时要用手遮挡。还应开通账户变动短信提醒功能,及时发现消费行为。发现卡被克隆消费,要及时向发卡银行、所在辖区公安机关报案。而针对盗刷信用卡案件,持卡人事先做些“功课”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你要保护个人的信息安全,避免泄露个人及卡片信息,尤其在申请信用卡过程中,要严格跟进每个环节,直到拿到卡片后激活并设置安全性较高的交易密码。
其次,记牢办卡行的电话银行号码,若发现自己的信用卡丢失,应马上通过电话银行挂失。多数银行的信用卡失卡保障条款中规定,赔偿客户前48小时内的损失。
最后,一旦得知以个人身份申请的信用卡莫名产生消费,一定要第一时间到银行申请挂失信用卡,同时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
警方提醒,正在办理和使用信用卡的市民,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因为陌生人给的一些“小恩小惠”而放松警惕,泄露个人资料,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