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影评人毛尖教授做客百视通星光讲坛,为电视新媒体从业者做了题为《我们想要成为却又害怕成为的人——谈古典黑帮片的陨落》的专题讲座,并接受百视通专访,以影评人角度畅谈对全球热门影视剧的看法,从史诗经典《教父》到反恐美剧《24小时》,从征服世界的《星你》到全球热映的《变4》,她的话题涉猎广泛,点评起来却是一贯的辛辣幽默。夏衍曾说过,影评人是帮助观众理解艺术的启蒙者,也是为电影制作者提供进步世界观的向导。毛尖教授让我们感受到,“真正好的影视作品永远应该是时代和国家的最佳代言”。
“院线电影没有一点作为”
百视通:中国电影近年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尤以中国特色的粉丝电影最有人气,从《致青春》到《小时代》等,得粉丝者得票房仿佛已成定律,您觉得粉丝电影会是国产电影突围的一条好路径吗?
毛尖:粉丝电影肯定不是国产电影突围的一条好路径。粉丝电影的成功完全是电影商业化的一个后果。曾经我也对粉丝电影抱有一些幻想,包括之前邀请众多明星加盟的《建党大业》、《建国大业》等影片,以为可以看到明星效应带给主流叙事一些新的可能性,但现在看来粉丝电影没有这种潜在能量。现在的粉丝电影已堂而皇之地作为一种赚钱的类型电影在被拍摄。这类电影一点不讲究电影语法,结局也是被明星所规定。主人公只要是杨幂,那完全不用担心她会早早死掉。在我看来,粉丝电影只是看似捷径的一种跑偏。
百视通:7月里会有2名上海导演的新片上映,韩寒与郭敬明在电影之外更大的热点反倒是引发的诸多网络话题,您如何看待年轻导演对上海的描述?
毛尖:他们能对上海有什么本质性描写呢?他们电影中的上海和广告片中的上海大概不会有什么区别,用期待看豪华MTV的心情等待这些“文化领袖”的电影吧。
百视通:今年的上海电影节上映了经典黑帮电影《教父》,我们发现经典电影很少有机会在国内银幕上亮相,反倒是《变形金刚4》可以取得15亿票房,且在亚洲的票房超越北美票房,我们现在可以消费到全球的影视文化产品,但这些产品好像也正在逐渐同质化,您觉得这样会不会造成90后、00后等年轻观众欣赏水平的退步?如何向普通观众普及经典电影教育?
毛尖:目前的整个状况就是这样,这是个很令人忧心的现象。但中国观众的水平现在看来差不多应该算是最高的时期了,除了院线窗口之外,我们其实是有办法看到全世界的电影,真的要感谢前几年电影盗版的猖獗为我们打开的窗口,为我们培育了品味一流的观众。要知道,美国的电影观众,常常只借点好莱坞影碟看看。
但是,放弃了院线教育真的是太可惜了,电影是意识形态教育的最好工具,是国民养成的最好场地。商业压力之下,现在的院线问题真的很糟糕,我们的政府对国产电影缺乏足够的保护,小众点的电影根本没有空间。《变4》这样的美国大片不间断地传达美国的意识形态,我们不间断地为他们提供场次。然后呢,就是《小时代》这样的粉丝电影在繁荣。这样的院线再做10年的话,只看变形金刚、奥特曼长大的新一代,真的可以状告我们的院线,提供这么贫血的文化产品。
中国目前正处在重新学习类型片制作的时期,中国电影很大的一个问题是类型片发育的时间太短,就直接跳入了粉丝电影阶段,试图走这条捷径,肯定是做不好的。说起来,黄金时代的好莱坞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每个类型片,都发育得那么饱满,然后才有重新打破的可能。这中间,院线真的可以有点作为的,而不能目光短浅,指望大片赚点小钱养家糊口。当然,在院线和学院电影教育之外,像百视通这样的新媒体平台都可以成为经典电影的课堂,多引进一些著名导演的著名作品,让我们的观众可以方便地看到经典。
图为毛尖老师为观众推荐的百视通暑期线上经典(从左至右依次是:少数派报告、楚门的世界、人人都说我爱你、爱丽丝漫游仙境、玉蝎子的魔咒、最后一班地铁)
“影视作品要为国家形象代言”
百视通:近期张艺谋的回归之作《归来》以3亿票房创造了国产文艺片的票房新高,您觉得这部作品可以成为经典吗?
毛尖: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张艺谋、陈凯歌等“国宝导演”都是怀着书写国家寓言的抱负的,现在他们大多不再承担国家使命了。你看黑帮片的经典之作《教父》,它为我们重现了那个时代,包括围绕教父的一切社会关系,包括那时候结婚什么样、风土人情怎样等等,这是一种整体性的电影,而这种整体性正是现代电影所缺乏的。我们看到的《归来》是一个非常局部化的故事,片中没有呈现任何主角的社会和人际关系,脸谱化地塑造主人公周围的人物,对两个人感情的描述也纯情地像一部韩国电影了。
百视通:你自己很喜欢美剧《24小时》,现在最新一季《24小时:再活一天》正在百视通跟播,你有看最新一季吗?这部剧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毛尖:《24小时》我一直很喜欢,从第一季一直追到现在最新一季。在我看来第一季是最好的,法国《电影手册》杂志曾将它与宫崎骏的《千与千寻》、阿莫多瓦的《对她说》等大师电影并列评为年度十大佳作。它的推出突破了美国电视剧的一些束缚,通过24小时实时的剧情,让我们看到了恐怖分子做恐怖事件的一些理由,也就是说,它突破了美国意识形态的界限,这是有挑战的。另外,就电视剧本身而言,它的节奏很快,虽然动作情节安排有很多bug,但会让你一直处于一种很high的状态之中,每一季都在水准之上,还是很难的。
百视通:英美剧节奏紧凑、情节跌宕;韩剧擅长勾勒生活细节,为女观众造梦,看海外剧俨然成为国人日常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您觉得国产剧该如何学习提高?
毛尖:我们太需要学习海外剧了。英剧的节奏是无人能敌的,我们谈黑帮电影的陨落,其中一条就是黑帮电影在现代已经变得全面浪漫化,通过爱情戏来构建一切矛盾冲突,而英剧则较少这样纯情这样浪漫,看真正纯粹的类型电视剧就要看英剧。中国电视剧的一大问题就是过于浪漫化,一直在谈感情,情节注水得厉害,我们还是要多学习英剧拍短小精悍的系列剧,才能提升电视剧的整体制作水准。
美剧总能在超现实的剧情设置上把细节做扎实,从而呈现出一种影像现实主义感。像《24小时》里面的小强,他自如穿梭在枪林弹雨之间,好像是永远不会死的,包括他的手机也永远不会死,超强待机,但小强和恐怖分子之间的对话,又特别具有现实感,因此,美剧在超现实和现实之间的缝合能力,真是太值得我们学习了。因为我们的国产剧常常相反运作,大背景都是真的,但出现手榴弹炸飞机,神功杀鬼子这样的失真细节,再加上,剧情对白没有一点当代带入感,从而整个剧情的真实性都被爆破掉。
我对韩国影视一直很有敬意,他们政府对影视的扶植能力太强大了,而且国家依托影视剧所传销的国家形象也做得太好了,这是对影视剧最高明的使用手法。一部《来自星星的你》可以做到畅销全球,你看他们在电视剧里面吃泡菜也能吃的津津有味,打动电视机前的观众,韩国的国家宣传真是太成功了。他们强大的国家动员能力能一直动员到电视剧里面的面条,真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只能看烂片的影评人是可怜的”
图为《天堂电影院》电影海报
百视通:看电影曾经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四百下》里父母带安托万看电影要盛装打扮,《天堂电影院》中电影院的功能是一所教堂,而当下社会看电影则有了更多种方式,恋人去影院约会、家人坐在客厅观影、上班族在地铁里看片,您觉得电影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毛尖:七八十年家长带我们看电影真的很有仪式感的,当时父母从单位回来会专程给我们换上干干净净的衣服,然后带我们全家一起去,不会迟到,因为电视频道的稀缺,我们对一切影像都充满热切的好奇感,哪怕是片前放映的新闻短片,也看得津津有味,不舍得错过一个镜头,那时候的新电影除了在电影院看到是很难在别的地方看到的,一部电影就是全民话题,一本《大众电影》发行量就有几百万,现在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以前的电影承担着很大的国民教育功能,现在电影则完全放弃了。美国电影的强大都是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宣传在其中的,你看《变形金刚》也好,《美国队长》也好,都是美国意识形态的强烈表达,而我们国产电影则完全放弃,沦为彻底的美式爆米花电影。电影自己把自己窄化、低幼化、娱乐化,还美之名曰接地气,真是笑话。现在看来,电视剧很快会成为电影的最大杀手。这种现象,在国外已经很明显,好莱坞一线导演、明星都在拍电视剧,电视剧明星与电影明星已经没什么区别。电影的许多功能正在被电视剧所取代。
百视通:您早期的《非常罪非常美》最早将影评定义为为一种文体,多年以来,您看电影的标准有没有什么变化?您如何看待自己的这一身份?
毛尖:电影标准肯定有了很多变化,20年前我是现代派口味的,喜欢深奥没对白的作者电影,但博士毕业,我就过了这个特别文艺青年的时期,转而回到好莱坞的经典范式,因为电影首先是要讲故事的。等自己工作结婚生子,我看电影有了更多的本土情怀,同时可能也有点分裂了,像看美剧我会要求它刺激、节奏感强,看中国电影则希望有地方性和中国性。中国电影目前看来真的缺乏好作品,所以我们研究者也是很可怜的。以前,大家都说,影评人是个好职业啊,天天看电影,10、20年前,我们可以说是在看自己喜欢的电影、写想说的话,真的很好的一个职业。但现在的影评人是什么呢?就是痛苦的烂片必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