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股份制银行中的锐意创新者,中信银行对公业务是传统优势,但是零售业务相对较弱,2014年以来,中信银行零售板块明显“出招”速度加快,如推出全新的家庭财富管理体系;布局首家零售旗舰店;与我爱我家、链家地产和庞大汽贸集团合作进军消费金融;小企业金融68家专业支行的改造计划等等,那么中信银行从2013年开始围绕“零售战略转型”的成效是否渐显?是否首开从规模银行到价值银行的先河?市场方面一直予以重点关注。
中信银行8月28日晚间发布2014年半年报。中报显示,上半年,该行个人客户数量达4,16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8.34%;个人存款余额5,483.5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61%;个人贷款余额4,779.5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16%;个人客户管理资产达到9,072.4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5.13%。报告期内,该行实现零售金融营业收入107.70亿元,占全行营业收入的18.12%;其中,非利息收入43.13亿元,同比增长53.65%。
从中报中不难看出,该行2014年上半年零售银行业务增长较快,个人存款稳步提升,零售客户规模显著扩大,中高端客户占比持续上升,消费贷款投放响应市场需求快速增加,理财及代理销售增长势头迅猛,零售银行收入大幅增长,全行占比逐步提升。零售银行业务可谓成绩斐然。
记者了解到,中信银行零售银行业务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家庭财富实际控制人”为业务切入点,采用“双延”策略:延续经营现有的“两卡一金”,即女性、老年和出国金融三个客群,并逐步延展经营白领、中小企业主、职业经理人等贡献度高、适合该行品牌的其他客群,推进零售渠道建设和整合,深化零售网点转型,打造具有中信特色的零售银行经营管理体系。
零售银行业绩可圈可点 薪金煲规模首破100亿
既可在ATM机上取现,又可刷卡消费,还可享受货币基金远超银行活期的高收益。中信薪金煲今年5月甫一面世,就被业内解读为货币基金进入了“新活期”时代。而薪金煲也成为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推出的里程碑式的产品。
记者了解到,截至8月14日,中信银行薪金煲业务规模达到100.07亿元,签约客户29.11万户,其中新客户11.19万户,占比38.46%;签约客户管理资产总额629.04亿元;旗下拥有嘉实、信诚、华夏、南方四只货币基金。薪金煲业务的快速增长在市场引发巨大反响。
与之前各类互联网“宝宝”不同,中信银行薪金煲业务可以实现全自动理财及支付功能。客户可以通过中信银行全国网点或网上银行签约开通“薪金煲”业务,选择关联“信诚薪金宝”、“嘉实薪金宝”华夏薪金宝”或“南方薪金宝”四只货币基金中的任意一只,设定卡内最低余额之后,超出部分将自动申购上述货币基金,实现余额理财。而在需要现金时,客户无需做赎回操作,可直接实现ATM取现、pos机刷卡消费和转账等功能
对于客户而言,基金份额可以支付和取现,薪金煲业务无疑成为理财与支付的完美结合。凭借这一功能,客户不用再担心资金赎回的时间问题,更是省去了繁琐的赎回操作,真正实现了随时理财、随时支付的完美体验。也就是说,一旦签约了薪金煲业务,客户就等于拥有了一张具备借记卡和理财卡功能的“货基3.0时代”理财工具。
“余额理财是一种兼顾收益和便利性的理财服务,薪金煲业务帮助客户在享受货币基金‘现金式’流动性的前提下,力争获得稳定的收益回报,因此得到了客户的认同”,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越来越多的客户通过签约薪金煲,感受到其特有的便利性和实用性。”
记者还了解到,中信银行正在对薪金煲业务功能进行优化,未来客户还可以享受到更多便利服务,市场值得期待。
信用卡联动升级 实现上半年收入超60亿元
2014年中报显示,中信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2,245.98万张,新增发卡168.03万张,同比增长1.77%;报告期内,信用卡交易量2,647.80亿元,同比增长31.85%;实现信用卡业务收入60.11亿元,同比增长55.49%。
记者发现,经过近10年发展,该行信用卡业务取得了优异成绩,各项业务指标均位居股份制银行前列,在国内以最短时间和最少资本投入实现了信用卡业务盈利。尤其是该行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及大数据时代下信用卡业务的新经营模式,持续推动产品创新,优化客户结构,不断扩大该行信用卡品牌的影响力。
今年上半年,该行继续升级高端卡权益体系,在市场保持领先优势。推出顶级信用卡“中信银联钻石信用卡”及业内首张手游主题“摩力摩尔联名卡”,完成“7张航空联名卡+2张商旅联名卡+1张酒店联名卡”的商旅产品体系布局,与家乐福合作推进社区金融,零售金融业务联动再次升级。
中信银行同期还推出“悦享金”、“信金宝(Data)”等产品,创新推出网上银行、微信、上行短信等电子渠道,为分期业务良性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目前,中信银行已与三大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百度深入开展联名卡合作,开发新产品并升级现有产品,积极落实网络客群结构调整,希冀通过与联盟及外部渠道进行大数据合作,精准锁定目标客群,进一步降低不良风险。
“特色”与“创新” 助力打造小微金融新格局
虽然中信银行不是国内最早涉足小微金融领域的商业银行,2009年总行才成立小企业金融专营部门,但经过五年探索,中信银行已经建立了具有中信特色的小微企业专业化服务体系,大力推动全国小微企业的高速发展。
该行2014年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小企业金融贷款余额1,288.4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6.92亿元,增长9.98%;小企业金融客户共计31,308 户,较上年末增加3,687户,户均贷款余额412万元。
中信小企业金融面向“一链两圈三集群”的小微企业客户,紧紧围绕“衣、食、住、行”等民生消费和服务领域,重点锁定弱周期、经营稳定、易批量风控的特色行业商品交易市场、核心企业上下游和园区类优质小微客户,形成以“批量营销、集群授信、个体审批”为内涵的小企业金融业务模式。
记者发现,按照小企业金融业务“小微化、零售化”的发展目标,中信银行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特色支行、小微支行等机构建设,搭建市场、商会、园区、供应链等营销渠道批量获取优质小微客户群,通过标准化产品体系建设带动对小微客户优质高效的综合金融服务。该行按照“信贷工厂”模式探索对小微业务流程进行系统化改造,重点开发小企业打分卡,形成集约化的一站式业务处理和风控平台,有效提升业务效率。
2014年开始,利用信捷贷、助融贷、POS贷、商户贷、幸福乐业卡等一系列基础产品,同时结合零售银行、财富管理和消费金融等产品,为小微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性金融服务。
以客户为中心、服务客户需求,助力小微企业发展,一直是中信银行小企业金融业务的经营责任。中信银行相信,关注客户的需求,注重产品的设计,强调审批流程的梳理,强化交叉销售和服务,才能赢得客户,锻造出持久地竞争力。
再扩消费金融版图 一揽子消费信贷助推综合金融服务
消费金融是中信银行战略转型的重点领域。今年上半年,该行以规模、效益、质量和客户经营协调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产品体系,拓展合作渠道,根据客户风险特征提供差异化贷款服务,在提高贷款产品获客能力的同时,强化客户的持续经营工作。
中报显示,中信银行消费金融贷款余额3,025.2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69.23亿元,增长13.90%。报告期内,新发放消费金融贷款668.84亿元,同比多增加128.82亿元,同比增长23.86%。
中信银行消费金融中信相关负责人表示,中信将以家庭财产为核心来盘活客户的资产,以此来吸引客户。具体模式为,中信将依据客户财产给客户综合授信,可以在授信范围内进行购房、购车、购买建材、装修、购买家具、教育、留学、旅游等一系列消费贷款。
近日,中信银行与链家地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是中信银行继易居中国、我爱我家之后再次与房地产服务商联手。双方约定,今后将通过资源整合、渠道共享,开展包括零售金融产品和公司金融产品在内的全面合作。具体来说,中信银行将为链家客户提供个人贷款、资金监管、财富管理、专属借记卡、信用卡等多项零售金融产品。借助中信的金融平台及链家的交易平台,双方客户可同时享受房地产专业服务及特色金融服务。
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下半年以来,中信银行已经针对家庭购买首套住房的贷款需求进一步了扩大信贷规模。事实上,2013年中信银行成立消费金融部以来,围绕住房这个中国家庭消费的最大支出,中信银行先后推出了房抵贷、赎楼贷等融资产品,在渠道合作上也是动作频现。
财富管理板块重构 打造非主流王牌业务
2014年上半年,中信银行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业务实现快速发展,中高端客户数量与管理资产规模稳步增长,进一步增加了对全行的盈利贡献。
中报显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中信银行管理资产超过50万元人民币的贵宾客户数量达359,114户,比上年末增加67,043户,增长22.95%,贵宾客户管理资产6,402.3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36.20亿元,增长28.92%。该行管理资产超过600万元人民币的私人银行客户数量达14,795户,比上年末增加 3,312户,增长28.84 %,私人银行客户管理资产2,165.6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552.55亿元,增长34.25% 。
在中信银行原有的业务格局中,财富管理算不上“主流业务”,但与零售业务血脉相连。2013年以来的大零售转型,“非主流业务主流化”的战略也将财富管理推到了中信银行前所未有的高度。
记者发现,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全新的家庭财富管理品牌“幸福财富”面世。相比于之前简单的家庭财富管理的定位,“幸福财富”更为明确地提出了中信银行财富管理的定位,即是以家庭为核心、以女性客户、老人客户为主线、以客户分层管理为手段的全新财富管理体系。今年4月10日,中信银行对外宣布与五家专业的女性医疗服务机构进行战略合作,针对性地解决中信银行中高端女性客户的医疗服务需求。这是 “幸福财富”家庭财富管理品牌后一项重要的跟进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