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各行各业早已广泛使用互联网、移动电话等有线、无线传输技术,拓展其商业行为和营销、服务等活动。而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数字时代,企业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尝试将有线、无线技术应用得淋漓尽致,发挥其最大功效,其中又以会影响客户对企业形象、服务、产品印象的业务、营销、客户服务等直接与客户接触的一线部门最冀望于此类系统的功效。尽管企业本身已经使用各种方法来增加各部门的效能,但是面向客户、直接将产品送到客户手中的物流配送管理却还是大量地依赖纸张作业,因此常会有抄写不清、输入错误的不正确数据产生,进而影响到后续结账系统的错误。因此,只有将物流配送管理全面自动化,包括客户签收货物的最后一个过程,才能真正发挥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的功效。
为了提升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效能,企业必须完全掌握产品、服务等订单输入到客户收到货物、请款、付清的完整过程。此过程中,最容易引发争议,也是最容易影响企业与客户关系的就是,由业务、客服、维修、送货等人员将产品送到客户手上的送货过程。
一个好的无线传输系统必须具有下列各种功能:
● 现场实时采集信息的重要性
● 延伸企业现行的信息系统,达到现场数据实时回传的效果
● 超越竞争对手所使用的无线传输功能,取得较多的市场竞争优势
● 提升现场操作者对条形码采集器无线传输工具的接受程度
其实,除了企业本身对于物流配送管理有必要全面自动化外,事实上,客户事先询问企业货物运送时间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而许多快递、物流等流通业者也早已开始开发、使用实时信息回传系统,供客服人员回答客户的查询。然而,随着客户对货物送达时间的精准度要求提高外,再加上企业对于送货流程的安排,以及所需的时间分秒必争,使得企业开始采用网络等工具供企业、客户即时查询货物的状态。因此,记录货物运送状态的数据量也相对增加。如此看来,企业运用无线传输技术,改善现行的物流配送管理的计划势在必行。
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物流配送管理之四大重点及其案例
市面上用来当作使用者无线传输终端设备的大多是:笔记本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可储存相当数据量的移动电话等移动式电子器材。通常这些设备必须具有储存送货品名、数量、时间、地点、签收人姓名、收货时间等送货数据的功能。然而,在这内存容量不大的设备里,如何有效地利用内存,就要靠经验老道的专家根据企业的独特需求,于 “手持数据终端”或“无线掌上型计算机”上开发专属软件。以下统称“无线数据采集器”
例一:为了传送”送货”数据。此时,必须针对在“无线数据采集器”上的 WINCE.NET5.0作业系统开发一套可将条形码模块读取的数据,转换成可供无线传输使用的应用软件。
由于目前单个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无线传输服务的覆盖区域,并不全面,因此有能力为企业开发一套能够贯穿各电信运营商的无线通讯网关及通讯协议的软件是优秀的无线通讯软件服务提供商必备的条件之一。唯有如此,通过无线通讯解决方案提供商所提供的服务,企业才能降低其开发无线传输功能所需的时间、人力和费用,简化其与各个电信通讯业者的沟通,确保其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及未来无线通讯的永久服务。
例二:将“无线数据采集器”架设在车上结合 GPS通讯服务的设备,通过该设备,送货员可以从卫星定位系统得知客户的确切位置,并通过“无线数据采集器”传送客户的签收确认书。
如果企业采用此类无线传输终端设备的话,就不太可能要求使用者时时将特定设备拆卸下来,拿回办公室作日常保养和维修等事宜。此时,如果企业能拥有一套无线通讯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此开发的无线通讯设备管理系统的话,那系统管理员就可以从系统管理中心,通过该管理系统遥控、监视、管理每个无线传输终端设备的使用状态、使用年限等事宜,提早准备、防范各设备临时出问题
例三:为了适应客户日益增多的要求和询问,企业对物流配送管理的期望也有所改变。其中又以随时将最新的送货情报,在不影响、不中断送货服务的同时,可以随时回传到企业后台的数据库系统,以供客服人员回答客户查询时使用。
如此一来,可以随时将资料回传到企业后台数据库的功能,正是企业决定采用无线传输技术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如何开发一套可将数据从“无线数据采集器”设备上,转换成后台数据库系统可读取之数据,同时反之亦可的系统,就非得要有经验的无线通讯决方案提供商才能够以最有效能的方式,将数据实时转换成企业现行系统和“无线数据采集器”终端设备可读取、传送之数据。
例四:所有有关送货的相关数据,到最后都会汇集到负责产生送货量、送货状态、送货时间、货车派遣等送货评估报表的中央数据库。对于那些已经送货的报表,通常是通过网络依照货物订单号码,将客户的签收单,及产品的序号回报给中央数据库。而少数原先安排送货,却发生没人签收的个别报表,虽是由企业内部的 ERP系统产生,但数据的源头则是经由无线传输终端设备,经过 XML的接口,将相关信息回传到企业的后台数据库。至于送货员和货车的派遣报表,则是由调度员通过网络产生的。
在此,将各考虑主要因素点综合如下:
● 操作系统必须符合Microsoft WinCE.net 。
● 使用者的 “无线数据采集器”传输设备上的必备需求:某些无线传输系统会要求在使用者输入工号,密码等,数字及功能硬件按键方便操作使用。然而,抗环境的能力也不可少,一般需具标准工业规格 IP54及 1.2M(含)以上防摔,
● 硬件本身除可单手操作易于携带外,需具有 2.4” (含)以上彩色触摸屏,以方便现场数据更新及女性同仁使用,故具硬件扩展性高的智能扩充模块,更适合物流行业各阶段性的导入使用,除大量节省成本外,更提高其效益比。
● 因为不同的应用,对于自动识别终端设备于数据传输时, “无线数据采集器”本身需具有 3层不同内码(UID,VID,SIC)来搭配后台软件执行安全认证,如此软/硬件管理上更具可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