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央行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近年来我国POS终端在数量上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2013-2015年间三年增数均达到了500万台以上。目前支付通pos机代理终端发展呈现出了三大发展趋势:
1、智能化
一方面,智能化最直观的体现在于操作系统变化。随着智能操作系统在个人手机与平板电脑上的应用,支付通pos机代理终端同样可使用定制的智能操作系统,支持灵活的操作 界面,能够与可信安全的外部设备相连。另一方面,智能化还体现在POS将提供唯一的身份标识,并在安全上具备主动风险识别与管理的能力。最后,智能化 POS将提供以往不具备或者不足的数据服务。
2、多元化
伴随着智能化的发展,支付通pos机代理发展也必然是多元化的。首先是受理方式多元,除了磁条交易、接触式IC卡交易与非接交易之外,二维码和指纹等生物识别方式也 开始崭露头角。据移动支付网了解,中国银联目前也正在编写相关终端设备指纹方案的设计稿。其次跨行业、跨终端的发展也成为趋势。最后,支付场景的多元化是 POS多元化发展的直观体现。
3、开放性
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支付机构不断尝试将线上支付与线下选购进行结合,这种业务模式也冲击了现有POS终端的市场。部分场景,POS终端的作用正在被一些线上支付工具所替代。为应对这种变化和挑战,POS平台将逐渐走向开放力求形成资源共享,使得POS终端继续成为支付产业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支撑。
不难发现无论是多元化还是开放性的变化,实际上都是建立在POS的智能化基础之上的,广义上的POS智能化趋势包含了多元和开放。
近年来,智能POS凭借着和传统POS不一样的支付服务而名声大噪,它所提倡的二次营销、会员管理、个性化行业解决方案等等概念让其在POS市场刮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风,其中智能pos的“个性”是其最为骄傲的属性。建立于此“个性”的基础上,银联提出的模块化设计标准化与智能POS背道而驰呢?这或许并无太大影响,模块设计通常体现于硬件之上,而智能POS个性化方案则是从软件层面出发。就像躯体和思维一样,一旦两者完美融合了,智能POS的产业化推广将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