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朋友圈被一则“一夜惊魂:记者亲历信用卡被盗刷5万多元”的消息刷屏了。这位记者表示,她在一夜之间被境外盗刷三次信用卡,三笔订单总额高达5万多人民币。而在报警、致电银行等方法无效后,她终于凭自己的智慧,打电话给国外的购物网站要求取消交易,挽回信用卡盗刷损失。
“所以说,学好英语是多么重要!”许多网友得出了这个结论。姚太太却觉得,这位记者想要传递的重要信息是——要从源头上自救。如果保护好自己的信用卡,就不容易被盗刷。
可能很多人认为,自己都是正常用卡,怎么会莫名的就被盗刷了呢?姚太太总结道:信用卡卡号、卡背后的三位安全码、卡有效期、身份证号、手机号及一些验证码之类,绝对不可以泄漏给他人。
“不少人误以为印在卡面上的都是可以公开的信息,但信用卡的有效期和安全码虽然印在卡面上,但这都属于信用卡的交易验证信息,带有密码性质。在一些网站,只要输入信用卡的卡号、有效期和安全码,即可进行付款,并不需要输入密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盗刷,持卡人一定要保护好卡片及信用卡的关键信息,如果发生丢失或被盗窃,应第一时间联系银行挂失。”姚太太提醒道,信用卡毕竟不像借记卡余额刷完就不能再刷了,一旦被盗刷,损失是不可控的,因此一定要保护好个人的所有重要信息。
此外,信用卡和其他银行卡都最好不要和身份证放在同一处。而设置卡片密码则要动动脑筋,不要设置成特别简单的数字,以防被不法分子破译;也不要将密码写在或保存在任何可能让他人看到的地方。
使用信用卡也要提高警惕,输密码时要用另一只手或身体挡住操作手势,如果发觉密码被偷窥,要立即修改密码或联系银行办理密码挂失。此外,刷卡消费时,要注意卡有没有在两台POS机上刷,另外还要留意收银员的刷卡次数。而在银行ATM机、柜台办理完业务后,凭条也不可随意丢弃。毕竟,这样可能泄露卡片信息,最好是彻底粉碎。
“以上只是线下交易,而如今大部分人都将交易转到了线上,这就更加危险了。”姚太太说,对于线上交易,要注意尽可能不在网吧、单位等公共网络上操作;不要随意登录不明网站,小心木马程序套取支付密码;定期更新支付密码。使用电话或网络渠道预订机票、酒店时,尽可能选择知名度高、安全性强的特约商户,避免信息泄露。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对二维码的监管还是“一片空白”,而二维码是否藏有病毒,从外观上是无法辨别的,用户一旦误扫“藏毒”二维码,很可能导致隐私泄露、账户被盗等情况的发生。在扫二维码前,应核实其来源,选择正规的途径及商家发布的二维码,不要扫来源不明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