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拉卡拉推出的“互联网POS+”正式登陆“CCTV新闻”频道黄金时段广告,作为收单领域的创新产品,智能pos广告点映银屏尚属首次。有业内人士表示:结合拉卡拉在国内收单交易总量排名前三的行业地位,这种通过重磅广告进一步强化产品口碑的行为,或许意味着其运营模式正发生改变。

新政频发 收单企业顺势求变
今年,与第三方支付相关的政策频繁发布。
3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正式发布,其核心要点有三:一是收单服务费由政府指导价改为市场调节价;二是“借贷分离”;三是总体上取消商户行业分类定价。
随着新政的发布,根据商户行业分类(MCC)定价的时代终于走进历史,借贷分离也终于一锤定音,这标志着收单行业规模化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价值增长的时代已经到来,收单企业的转型发展将成为新的行业命题。
然而,转型必然伴随着艰难的过程。新政下,收单企业的传统优势逐渐消弭,眼下,大部分收单企业的转型路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加强代理系统的建设,为代理提供各种优惠、增强代理黏性来扩大规模;第二种是提升商户服务水平,以此来增加商户黏性。第三种则是通过产品创新,开发有价值的新型收单产品和增值业务(如智能POS等),未来再通过大数据和各项增值业务实现盈利模式转型。
上述三种转型的模式孰优孰劣,目前尚无定论。然而通过比较我们很容易看出,第一种转型模式更为简单粗暴,追求短期成效。而第二和第三种模式则是长期战略,成功后也更容易构筑竞争壁垒。但选择这样一种模式也意味着需要付出大量的资源,这让大多数收单企业望而却步。但一些敢于创新、勇于求变的企业已经走在了前面。
着眼长远 平台创新优势凸显
在发展路径的选择上,拉卡拉的重心显然是放在第二种和第三种的。
业内专家指出,拉卡拉是业内首批获得央行颁发《支付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在第三方支付领域已拥有超过10多年资源和经验积累,其在业务发展方面的布局,更具行业参考价值。国内知名第三方调研机构艾瑞咨询此前发布的《2016年中国银行卡收单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拉卡拉在收单业务中处于万亿级规模的领跑位置,2015年拉卡拉收单规模增速超300%。”
资料显示,拉卡拉对于收单领域的新布局思路早在2015年便已经率先启动。通过发布创新的智能硬件“拉卡拉互联网POS+”,对商户的运营进行了模式上的全面升级。支持“全支付”和“全受理”,即不仅支持银行卡支付、扫码支付和Apple Pay等主流支付方式,还在此基础上叠加了会员营销管理系统。借此,商户不仅“一站式”地解决了多样支付方式带来的困扰,还可以通过引导消费者通过微信支付或扫码将其变成会员,并针对会员的历史消费金额发送不同面额的优惠券,精准控制营销成本。此外,拉卡拉的互联网POS+还可以通过拉卡拉云平台为各种行业应用提供底层服务,商户可通过云平台下载餐饮、零售等不同行业应用,还可以进行自由定制。
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拉卡拉互联网POS+将成为拉卡拉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又一强大入口,从而在拉卡拉金融服务共生体系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拉卡拉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支付+场景’、‘征信+场景’、‘金融+场景’的增值服务模式外,拉卡拉将为更多行业打造增值服务模式,构建覆盖全行业的金融共生体系,实现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