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11,在中国的支付市场上明争暗斗多年的支付宝和中国银联这对“冤家”,又同台了。眼下,支付宝是线上支付的老大,而在线下刷卡消费,所有能以人民币结算的银行卡,都带有“中国银联”的标志。
最新的这次“你来我往”缘于双11零点天猫商城部分订单支付不成功引发的。有网友反映,在天猫客户端大量出现“UnionPay is error,build UnionPay order fail ……”的提示字样。
11月11日早上,网友“聂某人”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支付宝,这个锅银联不背》的文章,并称,“这是双十一支付宝给银联的一个坑”。这篇在早上8点多发出的文章,点击量迅速突破“100000+”。
面对网友们的热议,11月11日中午,支付宝在其官方微博以轻松调侃的语气刊发一则郑重道歉,称上述英文提示是淘宝工程师自己定义的错误码,指代的意思是“合并支付失败、创建合并支付订单失败。”
这一次,中国银联也不愿意吃闷亏,站出来捍卫自己的品牌形象。
在支付宝发布声明后不久,中国银联称,目前天猫尚未接入银联网络,与中国银联未有合作关系。11月11日凌晨至今银联网络运行稳定一切正常,上述报错与银联网络无关。
眼下的网络支付市场上,第三方支付可相比线下支付体系,眼下网络支付是一个自由的市场,支付机构可以选择通过银联、央行的跨行清算系统等再转接到银行,也可以选择直接与发卡行直联完成交易,不会通过银联网络。支付宝采用的是后者。
支付宝和银联在双11这一天上演这出大戏也暗示,明争暗斗多年的支付宝和银联,谁都不会在支付市场上轻言让步。更重要的是,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目前广泛采取的直连银行模式,即将随着网联平台的成立而被叫停和取代。
目前,央行正在指导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组织支付机构,共同发起筹建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4月14日印发的《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支付机构开展跨行支付业务必须通过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或者具有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进行,方案同时明确规定,平台建立后,支付机构与银行多头连接开展的业务应该全部迁移到平台处理。
尽管网联平台的部分细节尚未浮出水面,但支付机构绕过清算机构、与银行直接连接完成支付清算的模式,被逐步取缔已是箭在弦上。
关于银联VS支付宝,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在这了
在第三方支付机构出现之前,成立于2002年的银联一直是中国境内发行的人民币支付卡的惟一的交易清算组织。2005年左右,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始发展,支付宝、财付通等相继出现。从2004年到2010年,是支付宝和中国银联各自快速发展的6年。
2010年,以支付宝为首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推出了现在广泛使用的银行卡快捷支付,把网银界面屏蔽在客户的支付流程之外,借助这一被蚂蚁金服董事长彭蕾称之为“支付宝发展史上的四大标志事件之一”的创新,第三方支付迎来了新发展时期。
2011年5月26日,经过长达6年时间的酝酿,支付宝、财付通等拿到了首批“支付业务许可证”,即俗称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成为正规军。
而在另一边,中国银联也开始了自己的市场化之路,2013年,央行宣布废止5个联网通用文件,这标志着对银联的政策保护已经彻底取消,银联进入了现任总裁时文朝所说的“裸泳”时代,“躺着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2013年8月27日上午,支付宝通过其官方微博的一句话,将第三方支付机构与中国银联的利益之争放到了台面上: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支付宝将停止所有线下POS业务。”在此之前,银联祭出了一连串规范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业务的举措。
2014年3月,支付宝和微信开发的二维码支付被央行一纸禁令叫停,央行支付结算司分别向支付宝和财付通下发了暂停其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正当红的商家收单机器上显示二维码,顾客使用手机扫码支付的二维码支付哑火。当时,有声音认为,这是在维护银联的利益。
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放开银行卡清算市场,符合条件的内外资企业,均可申请在中国境内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2015年4月22日,《国务院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出炉,中国的银行卡清算市场正式开放,支付宝一度被视作一个潜在的申请者。2016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发布《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银行卡清算机构设立等细节。
2014年,借助双十二,支付宝重回线下支付市场,通过改变二维码支付的扫码方式,即让商户来扫消费者支付宝钱包上生成的条码,这种新的二扫码支付也得到了监管的默许。随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线下市场迅速扩大份额。
2016年2月,中国银联和苹果合作推出Apple Pay(苹果支付),利用NFC近场通讯技术,银联也期待利用Apple Pay(苹果支付)以及随后推出的Samsung Pay等云闪付技术,在移动支付市场上打个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