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融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大,金融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继续做大做强,真正实现赣州市商业银行又好又快的发展?近期,我们对赣州市商业银行南康、瑞金两支行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显示,坚持以市区为中心,稳步推进辐射县域市场,延伸县域机构是实现赣州市商业银行跨跃式发展的战略选择。
2005年初,我行策应市委提出的建设“十大体系”的要求,在南康、瑞金两个县级市采取搬迁的形式设立了两个分支机构,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经营,呈现出了喜人的业绩,主要表现在:一是资产规模迅速扩大,经营效益快速增长。两个支行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金融业务创新,截至2007年11月,存款余额共达3.98亿元,贷款余额共达4.54亿元,预计全年共实现利润1400万元,不良贷款率为零,收息率达到100%。二是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成为当地信贷投入的主力军。据统计,2006年两县市共新增贷款52404万元,而商业银行两个支行新增贷款就达到35920万元,占当地金融机构全部贷款增量68.54%。2007年上半年,两个支行新增贷款达到1.32亿元,占当地金融机构全部增量的24.58%,达到四分之一强。南康、瑞金两支行的延伸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企业界的好评,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与其建立银企合作关系。三是促进了当地金融业的良性竞争,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水平。
从我们调查的两个县域支行开业以来的情况看,延伸机构的作用不断显现,为我行进一步推进延伸县域机构带来了示范效应。给予我们深刻启示:延伸县域机构是赣州市商业银行做强做大的最有效途径。赣州市县域存款总量达504.76亿元,占全市存款总量的71.55%。在现有贷款中,县域企业贷款达15.80亿元,占全部贷款总量的37.84%;延伸县域机构是增强赣州市商业银行辐射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强化风险管理的迫切需要。我行竞争力的一个软肋就是县域网点少,结算服务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必须强化网点辐射功能,建立完善的服务网络,才能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延伸县域机构是实现赣州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和积极准备上市的战略举措。首次延伸县域机构的成功运作,为市商业银行注入新的活力。
尽管我们在延伸机构的试点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有许多工作需要不断完善,使延伸的机构发展更快、更稳健。一是认真做好延伸机构的发展规划。要坚持稳健发展、有序延伸的原则;坚持“服务市政、市企、市民”市场定位的原则;坚持风险防范与业务发展并举的原则;坚持节约经营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原则。在现有3家县域支行的基础上,计划分3年在经济条件较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县(市)设立12家支行。二是创新县域延伸机构的体制机制。在用人机制上,应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员工队伍,严把员工准入关。员工要实行本土化、属地化,以利于本土营销,减少管理成本。要从当地金融同业中招聘具有丰富从业管理经验、较高业务水平的人才,培养一批品格高尚、专业精通、业务过硬、知识全面的员工。在经营机制上,应根据当地县域经济发达程度及各县产业特点,做细市场调研,实行“一县一行一策”的产品规划、信贷政策、考核体系,实行有别于城区支行的差别化经营模式。三是创建县域延伸机构的良好环境。要积极争取监管部门的政策支持,除逐步推进县域机构延伸工作外,还应允许县域支行增设分理处或储蓄所等网点,以增强辐射功能,提升服务水平。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当地政府应在支行选址、人员招聘、办理证照等方面予以协助和配合,并对县域机构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四是提升县域延伸机构的科技和管理水平。在科技应用方面,要紧贴市场和客户需要,研发多功能、多样化的产品;要将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有机结合起来创新研究,并将已开发的银行卡等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和整合;要尽早开发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增设ATM自动柜员机、商户pos机等。在经营管理上,要实行规模与效益并重、质量与速度并进的战略,做到管理扁平化、业务操作流程化、服务人性化。坚持成本可算、风险可控原则,完善内控及信贷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合规、审慎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以流程系统为主轴的“流程银行”经营模式,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县域支行各项业务的快速稳健发展。(肖明华 作者系赣州市商业银行董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