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面上超过90%的银行卡是磁条卡,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划卡”。芯片卡则是以芯片作为介质的银行卡,在银行卡的上面安装了一个芯片,消费的时候以“插卡”的方式进行支付,而芯片卡非接触式卡则不需要“插卡”,只要用卡在pos机上放一下,就可以实现消费,类似于“羊城通”,也就是常说的“嘀卡”。
相比传统的磁条卡,芯片卡具有容量大,不容易被复制、安全性高等优点。同时,芯片卡由于采用了中国人民银行的PBOC2.0标准,也意味着国内的银行卡产业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银行卡标准。中国人民银行及中国银联的高层今年在不同的场合公开表示,未来国内的银行卡将逐渐用芯片卡取代磁条卡,到2015年国内将停止发放磁条卡,只发放芯片卡。工商银行[4.21 -0.24%]自2009年10月宣布正式推出符合相关标准的芯片卡,这也标志着银行卡“换芯”工作的全面启动。据统计,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工行的芯片卡发行量已经达到了550万张左右。因此,可以预见,在未来芯片卡将成为国内银行卡发展的主要方向。
虽然芯片卡的发展方向已定,但目前芯片卡的推广仍没有大规模普及。有银行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系统的改造成本是主要障碍。据了解,每张磁条卡的成本不过是1元左右,如果换成芯片卡,成本将上升到近40元。同时,POS机、ATM机等配套设备也要更换或者升级,后台系统也要改造。该人士表示,可能的情况是,由银行方面主要负责ATM机更换和升级,而POS机的更换和升级则主要由银联和一部分商户负责。然而无论是换卡还是更新终端设备,都需要为数不小的投入,这是目前芯片卡全面推广遇到的最主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