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和升级软件、二次开发正成为零售企业信息化应用的主要措施。日前,作为中国零售行业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门户网站,联商网发布了2005年中国零售企业信息化应用调查分析报告。
在2003年成功组织了首次中国零售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调查的基础上,联商网于2005年12月启动了第二次调查。本次调查时间持续三个月,收回真实有效问卷436份。调查采取网上调查和网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调查的零售企业涉及全国各大主要城市,涉及不同规模、不同业态、不同性质的零售企业。
零售企业关注信息化要旨
被调查零售企业业态分布。从调查企业的数量来看,大卖场居多,受调查企业中有41.38%均有大卖场业态,有35.17%的企业拥有百货和购物中心业态。在所有百货业态的企业中,有39.21%的企业同时认为自己拥有购物中心业态,对于这个结果联商网认为可能是大家对购物中心的定义还不是很明确,或者百货店经营时同时包括了百货的经营和购物中心式的招商和运营,因此很多百货店也将自己归为购物中心类,这是出现购物中心偏多情况的主要原因,但相比较2003年的调查情况,购物中心的业态比例有所降低,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参与调查的人员对购物中心业态的认定有所变化。
零售企业已应用的信息系统。根据调查显示,在被调查企业中有79%以上应用了POS-MIS(销售点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也就是说,参与调查的企业有近八成应用了第三代pos机并实行了单品管理;另外有少数企业投入了SAP、 Retail management、EIP、system等其他软件。在财务软件的应用情况方面,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有80%的零售企业应用了财务软件,相比去年的67%有了将近13个百分点的提高。而ERP系统的应用更是有成倍地增长,涨幅达57%,而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软件使用情况相比2003年时均有所提高。
结合以上的总体情况,联商网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于国内的零售企业对信息化的认知有所提高,除了部分管理比较先进的企业在应用更为复杂化的信息化软件之外,大部分的零售企业在信息化的应用上不再是盲目跟风,而开始关心企业实现信息化的真正意义。
公司需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方面。根据调查结果发现,51.72%的国内零售企业认为在供应链管理上需要加强,其次是电子商务占48.97%,在商业智能、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POS系统等方面,认为需要改进的企业比例均维持在30%上下。从总体上来看,所有参与调查的零售企业都认为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有63%的零售企业认为有3项以下的IT系统需要改进,31%的零售企业认为有四到五项需要改进,有6%的零售企业认为有6项以上需要改进。
硬件看中质量服务
硬件系统的投资规模。从硬件系统的投资规模来看,相当部分企业的IT投资在10万元~50万元之间,这部分比例占到了35.68%。其次为50万元~100万元之间,600万元~1000万元投资之间的零售企业数量最少。根据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投资在10万元到300万之间的零售企业占了所有企业的88.27%。与去年相比较,投资额在100万元~300万元之间的零售企业数量降低了12个百分点,其他投资额度段则均有少幅增长。
主要硬件产品。在服务器品牌中,当之无愧的IBM服务器占据了将近半壁江山,达到了48%。其稳定性、高质量和优秀的服务体系成了众多零售企业的不二之选。相比2003年,选择IBM服务器的零售企业数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次拥有较大用户的服务器商为HP,其优秀的稳定性是其赢得客户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还有不少的零售企业选择了DELL和浪潮及联想,联想相比2003年时拥有的客户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占比达到了6个百分点。在收款机的选择上,根据调查反馈的结果来看,国内零售企业选择的品牌和种类比较繁多,但使用数量最大的还是IBM,其次为海信。这两大厂商品牌比2003年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
购买硬件产品时最重视的因素。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质量是所有零售企业在选择硬件产品时最关心的问题,其次是服务,然后是品牌和价格,这两块占了相同的比例。联商网认为,该调查结果很客观地反映了事实,质量是产品的第一要素,因此零售企业希望自己购买的产品质量能得到最大保证的其实是服务,一旦出了问题希望能马上得到解决,相比品牌和价格则显得略为次要了。
软件二次开发增多
软件系统方面的投资规模。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大部分零售企业的软件系统投资规模均在10万元~50万元之间,该部分比例达到了42.07%。投资超过100万元的零售企业占所有调查企业中的26.90%,相比2003年时有较大的提高,这一方面说明了零售企业的实力在壮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零售企业对软件系统的更加重视。
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途径。根据调查,大部分零售企业使用的软件都选择了专业软件供应商合作。其次为和软件开发商合作开发软件,小部分为完全自主的研发软件系统。因为专用软件的专业优势,大部分零售企业都会选择适合自己使用的专用软件,这样做可以省时省力。少数实力较雄厚、从业较早的零售企业选择自主开发,是由于当时国内的专业软件商还不是很发达,没有合适的软件可以适合自己企业。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选择专业软件商的零售企业在减少,零售企业在自我开发及购买软件之后二次开发的比例在增加。联商网认为,在实际运作中,相当一部分零售企业的计算机系统,都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效果。零售企业认为软件开发商不懂业务,其产品不能满足企业不断发展而出现的新需求;软件开发商则认为零售企业管理不规范,管理人员素质低,对软件寄予太多的期望,认识不足,希望软件系统是“万能”的,对企业对信息化应用需要“管理配套,流程配合,分段进行,逐步提高”的规律认识不足,双方的沟通程度不足,导致信息系统在零售企业内部运营效率不高的现象。
零售企业和软件开发商在信息技术应用上的矛盾以及认识上的不统一,对零售企业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也严重制约了我国零售软件开发行业的发展后劲。这种情况,在未来几年内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零售企业购买软件产品时重点的要素。软件产品是无形的,不同于其他有形的产品,购买者最看重的是软件的功能和售后服务,管理思路是企业管理的关键,所以软件的功能是最为重要的。其次是售后服务,没有良好的实施和服务,软件功能再强也没办法很好地发挥。一般来说,在购买软件之前,价格因素对选择软件的影响还是挺大的,但是运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发现,相对于软件的功能和售后服务来说,价格其实真的算不了什么。
最后,联商网从所有调查结果得出如下结论:零售企业信息化最为关注的问题是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能力,包括数据的深度分析、软件容错能力、如何解决各门店与总部间的实时数据同部问题、银行卡刷卡问题和建立远程连接、信息与账务的同步、自动化办公和供应链以及信息系统的快速高效稳定性、操作系统的方便与快捷、管理软件的实用与准确性、信息的快速汇总分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