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移动互联网和3G增值业务的焦点,移动支付不但丰富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手段,移动支付跨越电信、金融、第三方支付、移动互联网几大行业,是一项具有打造产业链能力的全新业务。相关数据显示,未来3-5年内,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年均增速将超过40%。预计到2013 年,全球移动支付额将达6000亿美元。
日前,主题为“促进移动支付和谐有序发展:技术、标准、运营及应用”的2010移动支付跨年高层论坛在京举行。来自三大运营商、中国银联、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国家有关部委、金融/通信/电子领域跨国企业、以及众多国外标准组织和产业联盟,如ITU、ETSI、IEEE、CCSA、NFC Forum等的专业人士,就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产业发展、业务应用、经营管理、国际交流等话题展开探索与对话。
标准争议无阻行业热情
相对于国际上较成熟的国家,中国的移动支付产业虽然经历了几年的发展,但眼下仍处于起步阶段。在略有端倪的巨大市场面前,未来几年被业界公认为该业务发展的关键阶段。然而,目前三大运营商采用的移动支付标准并不统一:中移动一直坚持2.4GHz RFID-SIM卡方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主推13.56MHz智能卡手机支付业务;而银联还推出了13.56MHz标准下基于SD卡的支付解决方案。此前,针对究竟采用哪种技术标准?是运营商还是金融机构做移动支付的主导?以及相关法律监管缺失等问题,业内已经多有争议。
尽管标准的不统一让产业链各方在参与时都有所顾忌,投资时趋于谨慎。但从产业链上游的芯片厂商来看,投入热情依然不减。恩智浦(NXP)日前就宣布与Google达成一项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用于近距离无线通信(NFC)的开源软件协议栈,并将其集成到代号为Gingerbread的最新版 Android平台中去。此外,Google还准备将NXP提供的NFC控制器PN544集成到其与三星公司合作开发的全新Nexus S手机中,以满足用户对以NFC技术为基础的服务与应用的需求。
博通(Broadcom)此前也斥资4750万美元收购了RFID/NFC芯片厂商Innovision,并准备将NFC IP连同已有的蓝牙、WiFi、FM和GPS等辅助射频功能整合进组合芯片(Combo Chips)产品中。业内人士分析说,此举有望将NFC实现的成本从独立NFC控制器约5美元,降至组合芯片内实现的不到1美元。
国内方面,作为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独家RFID-SIM供应商的国民技术(Nationz)则倾心于2.4GHz标准。国民技术移动支付营销总监张必诚解释称,如果13.56MHz技术与手机相结合,鉴于信号很难从手机(金属物)中穿透出来,业界大多采取手机定制方案,但从目前推广的程度来看并不理想;反观2.4GHz标准,由于该频段信号能够穿透金属,所以客户只需更换一张RFID-SIM卡,而不必更换手机以及电话号码,即可实现手机现场支付及远程支付功能。
“我们的核心技术更重要体现在将信号感应的距离可以十分安全、精确地控制在与13.56M标准相同的近场距离以内(10cm左右),这也是中国移动选择国民技术方案的原因所在。” 张必诚强调说。同时,他还坚持认为,相比13.56MHz标准,2.4GHz技术具有的“短距离模式(10cm)”、“中距离模式(30-50cm)”、 “远距离模式(10m)”更具商业优势。
SIMPass技术的主要支持者来自银联系,它同样工作在13.56MHz下,将应用信息和RFID模块都集成到SIM卡中,用户无须更换手机终端,仅须更换SIM卡片。但其穿透能力有限,不同手机终端SIM卡的放置位置不同,因此需要进行适配。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手机一卡通业务于去年12月31 日正式商用,就采用了握奇数据(Watchdata)的SIMpass产品。
上海复旦微电子基于13.56MHz的SMAP(Smart Mobile Application Platform)手机方案也很吸引人。该方案内嵌符合NFC标准的芯片FM1920,该芯片在支持SWP协议的同时,支持内置非接触CPU卡的功能,符合ISO/IEC 14443 Type A标准、PBOC2.0 ED/EP规范及建设部CPU卡应用规范,同时向前兼容逻辑加密卡应用,具备向多应用扩展的能力。同时也可扩展为多卡模式,如支持SIM卡应用、SD卡或第二张SIM卡应用,有利于交通卡公司、移动运营商、银行、企业等多方之间的合作。
而瀚银科技则选择与银联合作,提供基于NFC SD卡的手付通(Handpay)平台,这种方案只需在手机中插入NFC SD卡,就可管理最多10张银行卡,可随时随地进行余额查询、跨行卡卡转账、跨行信用卡还款、大额消费等功能。
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琪表示,移动支付必须坚持标准先行,否则就难以实现互联互通,产业也做不好配套工作。她同时透露说,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国家金卡工程推进办公室去年成立了移动支付标准组,将从射频接口和天线、传输协议、工作模式切换等方面制定统一标准。
跑马圈地忙不停
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张文安介绍说,从3月份开始推出移动支付业务以来,中国电信目前已拥有200多万移动支付用户。据悉,中国电信支付产品包括远程支付产品和近场支付,按照形态又分为“翼支付合作类产品”与“翼支付自有账户产品”两大类,并均可叠加校园、政企单位的后勤服务,如门禁、考勤、车库通行等。其中,合作类产品包括天翼支付校企联名卡、翼支付公交联名卡、翼支付银行联名卡、翼支付第三方行业卡;而翼支付自有账户产品作为基础能力,嵌入至上述四类销售型产品中。
他明确表示,中国电信将以基于13.56MHz 频段的RFID技术方案作为翼支付和翼机通产品部署时的主导和目标方案,并确定eNFC方案为最终方案。“针对13.56MHz方案,中国电信将通过集采 RFID UIM 卡、双界面卡定制终端等方式推动相关产业链。13.56MHz 技术方案与现有金融行业、建设部应用标准选取频段要一致。”张文安说。
在中国移动入股上海浦发银行之后,中国银联随后也宣布联合18家商业银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诺基亚,联想、以及多家智能卡及安全芯片厂商、受理终端厂商、系统集成商、科研院所等相关机构等共同成立移动支付产业联盟,旨在打通支付、通信、芯片、智能卡、电子等不同行业间的壁垒,共建一个平台。该公司产品创新部资深经理嵇文俊表示,银联手机支付业务从基于短信交互技术起步,逐步发展到手机客户端,再到目前基于非接触智能卡和无线互联网阶段,产品涵盖了智能SD卡、双界面电信卡、贴膜卡以及NFC手机四类。
由于受到主要运营商支持的激励,NOKIA日前宣布,2011年公司旗下所有新款智能手机都将采用NFC技术,以帮助消费者实现以下应用:手机支付、手机购票、P2P设置、RFID标签读取;此外,伴随着Nexus S的发布,备受期待的Android2.3操作系统也来到了我们面前。它不仅支持多任务和WiFi热点功能,还拥有重新设计的UI界面和升级过的虚拟键盘功能,而NFC技术的加入更是让人欣喜。
第三方支付平台受青睐
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性与终端操作系统的开放性为移动互联网创造出了新的商业模式,第三方可以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上开发出各种应用。受其启发,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科技委委员侯自强提议,在手机支付方面也可以考虑这个开放的商业模式。即所谓的OTT(Over The Top)模式。“支付宝提出来的手机安全支付方案就是典型的OTT模式。”他举例称。
2010年10月,支付宝(Alipay)携手手机芯片商、手机制造商、手机应用商等60多家厂商共同成立“安全支付产业联盟”,并推出了手机安全支付产品方案。根据该方案,手机用户在安装带有支付宝接口的APP之后,即可通过支付宝账号完成该APP的所有付费操作,且所有操作均在本手机完成,无需切换到PC或其他页面,不影响应用的进程。
易宝支付(Yeepay)副总裁余晨介绍说,公司采取的是开放合作的战略,上至联通、移动等运营商,下至3G门户、空中网甚至游戏内容运营商都跟易宝支付进行了合作。模式并不复杂,就是易宝支付提供支付运营,将用户的钱收上来,支付给服务提供商。易宝支付收取服务费,对于数字内容提供商来说,这比原先的SP收费模式成本低了很多,且没有账期。
而快钱(99bill)公司日前也推出新一代手机语音支付系统。据称,商户接入该系统之后,消费者在生成订单后支付时仅需提供手机号码及借记卡卡号,等待银行呼叫,随后在银行语音的相关提示下确认订单、输入相关认证信息即可完成支付。此外,为了充分保障用户的支付安全,快钱手机语音支付还采取了卡号、认证信息通道分离技术。
国务院法制办商事法制司副司长马森述认为,在强大成熟技术支撑的同时,移动支付还涉及到主体和领域、法律关系等问题,需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并加强政府监管。中国支付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张宽海指出,移动支付标准容易制定,但是标准制定以后实际经营过程中监管问题最重要。对此,中国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曹红辉明确提出,“中央银行与部门、移动运营商的监管部门之间急需政策协调、明确基本的监管规则与业务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