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初创公司,用5年的时间做到世界前列,把智能POS产品推向国内外,这就是上海慧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慧银”)。据最新的尼尔森2016年度POS机出货量排行榜显示,慧银以年增长129%的速度一跃成为世界排行第22的POS厂商。值得一提的是,该排名的统计维度包含了所有类型的POS产品,如果仅仅统计智能pos出货量,慧银已经位列世界前三,成为全球智能POS行业的黑马。
本网有幸专访了慧银CEO朱凯申,全面剖析慧银企业快速成长、产品畅销全球的秘诀,并共同探讨智能POS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慧银CEO朱凯申
无谓风口,坚守价值做事
对于慧银取得的成绩,朱凯申认为还远远不够,仅仅是一个开始,但是总结这五年慧银的发展,朱凯申认为只做对了两件事。
一是选对了方向,即相信智能POS的发展前景。作为最早从事智能POS研发的企业,慧银一直以来走在行业的前沿。在5年前,没人相信智能POS将是pos机发展的未来形态;3年前,许多人仍然在抗拒智能POS;直到1年前,已经没有人怀疑智能POS的发展前景,几乎所有的主流POS机厂商已经投入到智能POS的研发和生产中。期间,无论行业如何变化,慧银未曾动摇做智能POS的决心,坚持自己价值和信念。
二是坚持。智能POS,不是只能维持一两年热度的互联网“风口”,而是10年、20年甚至更长远的跨时代产品。慧银在建立的初期,就意识到专业技术与跨界融合的重要性,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直面技术难关和行业监管,再困难也不走捷径,以愚公移山之精神开山辟路。早早地拿到国内外各项权威认证,夯实技术壁垒、积累大量先发优势,为拓展全球市场提供了保障。
此外,慧银不断汇集专业人才,许多员工具有国际工作经验,大多是来自国际金融支付企业,及信息安全、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各等交叉领域的行业精英。整个团队致力于做好智能POS的基础性工作,支持好各领域、各国家的合作伙伴,共建基于智能POS开放平台。
古人谋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即智能POS的大趋势,地利是自身的技术优势,人和即是企业对优秀人才和合作伙伴的汇聚。慧银三样齐占,取得今天的成绩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过智能POS的变革刚刚拉开大幕,慧银将坚守价值迎接挑战。
智能POS行业的拐点
“智能POS的全面爆发要看未来三年。”朱凯申认为整个智能POS行业尚处于市场启动阶段,还有大量需求没被释放。
除了国际EMV、国内PBOC迁移推动传统POS改造升级的利好政策外,移动支付的兴起也加速了智能POS行业的发展。在获得行业内极高肯定后,从厂商、银行及第三方支付机构、清算组织的产业链基本形成。但唯独消费市场仍然需要一段时间来接受和适应,普及仍然有痛点需要解决。
慧银的产品
首先是性价比的问题。目前国内智能POS的市场售价普遍比传统POS机高出大概一倍多的价格。单纯从支付体验上来说,传统POS机不比智能POS差,而包括聚合支付在内的其他功能,不完全能说服绝大多数商户接受成本更高的智能POS机。
其次是杀手级应用的缺乏。智能POS就像当年的智能手机,唯一的区别是前者需具备更强的工具属性。因此,需要通过软件的加持以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但除支付外,其他场景下的应用依然处在探索阶段。目前,包括慧银在内智能POS厂商都在加强与软件合作伙伴的协作,推出安全、实用、高效的杀手级应用,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那么什么样的应用才可能是杀手级的呢?朱凯申认为,在营销、流量转化和管理等方面可能会出现杀手级应用。
最后,运营服务能力的提升。传统POS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其运营体系已经成熟,但是智能POS除支付外,还新增许多应用场景。新环境下的运营和管理,这对于银行和支付机构来说具有极大的挑战,这不仅仅是运营体系需要进一步提升,对团队的要求也会更高。
未来三年里,产业链各方必须齐心协力,解决普通商户的诸多痛点,才能激活市场的潜力,实现智能POS行业的爆发。
监管与创新,产业的未来
当被问及包括网联、无人零售、刷脸支付等最近的行业新闻时,朱凯申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作为全球最复杂、最活跃的市场,中国的支付产业无时无刻都在上演着监管与创新的博弈。层出不穷的监管措施,不断更迭的产品形态,是对市场的不断探索和完善。
比如无人零售的落地,让支付走向无形。在朱凯申看来,支付是一件非常具有想象力的事,交易信息、支付环节中的身份识别以及支付意愿的确认,只要满足这些条件,即可完成支付行为,而任何规范或产品形态也仅是围绕支付核心不断演化的结果。也许智能POS正是支付从有形走向无形的桥梁,它最终成为一个模块,嵌入到各种商业系统中去。
不论外围如何变化,慧银始终以开发安全、流畅的支付受理系统为己任,并愿将自身积累的行业经验和专业技术分享给其他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未来的支付形态。其实,慧银很早便开始布局无人零售,通过跨界合作,将自身支付方案与互联网、实体零售相结合,形成全新的无人零售解决方案。
慧银新的航程即将开启
除了与国内合作伙伴不断深化合作外,慧银在海外的发展也有目共睹。“目前我们的业务已经触达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未来计划完成70~80个全球主要国家的覆盖。”对于慧银的出海计划,朱凯申如此介绍。
随着中国的崛起,不少企业纷纷选择出海,拓展全球市场。其中不乏成功的典范,却有更多夭折的案例。朱凯申坦言,出海并没有那么容易,国内外市场不尽相同,即便像慧银这样带有国际基因的企业也面临诸多困难。
海外考察
前不久,慧银团队刚完成了对非洲市场的考察。虽然进入非洲已有一段时间,但如果需要进一步夯实市场,成为有影响力的品牌,还得下一番功夫。朱凯申分享了几点出海经验。
首先是如何获取客户信任的问题。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仍有许多国家对中国品牌的信任度不太高,特别是事关支付安全的产品,为获取客户信任付出的成本更高。一般来说,只有像慧银这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团队才有可能获得洽谈、技术对接的机会,而随后的试点、优化、最终完成项目落地,并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并且,即使落地后,如无法提供可持续的服务能力及技术保障,也会影响到后续的合作。
其次是对具体产品和服务的挑战。海外客户对价格敏感度不高,但非常注重POS所提供的商业价值,并对产品和服务有着极高的要求。这需要在技术实力和后续服务能力上做到足够好,才能获取信任,而这一过程普遍需要一年的时间,才可能有稳定的合作。
最后是产品功能的挑战。海外客户对产品的功能要求非常严苛,便携性、本地无线网络优化、扫描速度、防尘防摔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决定合作的关键项。再加上海外客户的喜好与国内客户不尽相同,根据具体市场情况,需要定制不一样的产品。也正因如此,慧银划分了国内与国外两个独立的产品团队,除了研发平台共享,产品都是独立开发,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另外,出海意味着与更多国际POS大厂同台竞技。面对不可避免的竞争,朱凯申表示,企业的综合实力及对市场的理解将会左右最终的结果。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能体现企业的硬实力,熟悉目标市场的规则并形成针对性打法和品牌影响力则是软实力。对于慧银来说,硬实力早已具备,但相比早已盘踞当地多年的国际大厂,我们对目标市场的渗透刚刚开始,因此更应该以敬畏的态度深入学习。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出海的故事是最好的引证,而POS相较于智能手机有着更严苛的金融监管和国家标准,因此更应该尊重当地市场。与本地合作伙伴通力协作才是正确的出海姿势。
在跟朱凯申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作为一家国际化的初创企业,肩负着独特的企业使命——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与合作伙伴一同将中国智能POS产业做强做大,成为全球领导者。
为了迎接未来新形势,近期慧银将会在软硬件方面作出重大更新。据朱凯申透露,在硬件方面,针对国内支付场景,将推出一款完全贴合中国市场需求的终端产品,并对相关功能进行全面的升级优化。在软件平台方面,将提供更具开放性的应用平台,并基于多年实操经验推出针对不同行业的合作伙伴方案。
更多产品信息将会在近期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