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如今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由于产业链的复杂性及合作模式的多样性,未来竞合关系依然是行业发展主旋律,若只是简单的利益争夺,很容易造成内耗,市场蛋糕难以做大
随着9月1日大限渐行渐近,继中移动8月初递交支付牌照申请之后,中电信、中联通也随之行动了起来。8月中旬,中电信、中联通的申请公告在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网站挂出,至此,三大运营商已悉数向央行递交了支付牌照申请。
三大运营商申请支付牌照,从注册资本和股权结构看,中联通为2.5亿元,中电信是3亿元,中移动为5亿元,只有中移动支付公司的唯一股东是运营商分公司,为湖南移动,其他两家运营商支付公司的唯一股东均为集团公司。
大限将至,支付牌照引各方关注
据央行去年发布的规定,今年9月1日是各相关非金融机构申领支付牌照的最后期限。业界预计,第二批数十张支付牌照将在大限前发放,若无重大变故,三大运营商都能顺利获取牌照。
从首批支付牌照下发形成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可以看出,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终端设备厂商和互联网巨头,将是未来移动支付市场角逐的四方主角。分析人士认为,图谋移动支付领域的企业无非在争夺三样东西:一是电子钱包所在的安全芯片到底放在哪儿?这是产业链的咽喉。二是用户账号包括各机构发的卡、电子现金账户等。三是渠道即用户使用钱包的线上和线上应用通道。
然而,技术提供商、标准制定者、银行、运营商、终端制造商、第三方支付公司等各路人马既有自己明确的诉求点,又各有顾忌,移动支付生态系统的秩序空前混乱。支付牌照的下发有望终结这样的局面,因为牌照的发放将影响着产业链上这些节点竞争、合作态势的演变。一方面,牌照发放消除了对支付行业以及某些支付企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支付市场在新一轮兼并、收购和融资浪潮下,有望迎来更多资本的青睐,推动支付市场向纵深发展。
在移动支付这个混乱的“战国时代”,市场有资金和决心的角力,有复杂的产业链和标准。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来看,牌照的获得将有效提升运营商在支付领域的公信力,以此带来更大的业务拓展机会。运营商名正言顺的加入,将对整个支付行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刺激作用。
厉兵秣马,运营商需明确角色定位
移动支付产业链涉及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应用提供商、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商家和终端消费者。产业链各方都在寻求利益最大化,运营商也好,产业链各方也罢,如何找到适合自己长久发展的商业模式,是推广移动支付应用的重要问题。
根据目前市场发展的情况及国外的应用经验,移动支付发展大致有三种模式,分别由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电信运营商各自主导的发展方式。
在以银行为主导的运营模式中,电信运营商处于价值链的下游,以信息服务商的身份出现,不参与支付活动。在这个模式下,用户需支付三方面的费用:数据流量费用、银行数据费用、支付平台服务费用。在以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为主体的运营模式中,第三方公司了解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使用体验,对商家也很有利,但第三方支付公司在支付安全、风险管理及监管合作等方面比较薄弱。
由于移动支付领域不只有第三方支付企业,电信运营商、银联和更多的企业都在觊觎这块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蛋糕”,不同企业对移动支付的理解、定位也不尽相同。第一种是把手机变成信用卡,即所谓的近场支付(NFC),可以在公交、地铁、便利店等场所“刷机”消费。第二种是把手机变成一台pos机。把读卡器插在手机的3.5mm耳机插孔上,轻轻一刷就能把信用卡的磁条信息传输到服务器,完成付款。第三种最简单,多用于远程支付。手机就是PC终端的延伸,把互联网上已经成熟的第三方支付复制到手机上即可。
显然,运营商对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两种方式都不会错过,在近场支付上,运营商在SIM卡、定制手机等项目上具有垄断地位,但在远程支付方面,由于第三方支付企业在移动互联网上可复制原先在PC上的经验,因此运营商在这方面落后于许多第三方支付企业。如何扬长避短,这是对运营商的最大考验。
支付大战,盘活用户资源是关键
从整个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的历程看来,支付牌照的下发仅仅是一个规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旦运营商、互联网支付平台、终端厂商、金融机构等产业链节点找准各自定位以后,移动支付市场良性的产业发展结构就将得以形成。
在全球范围内,移动支付领域同样热闹纷呈,只不过,由于各方利益体彼此的界限相对清晰,因此其格局要比国内有序得多。在国内市场,开放的关键点是产业链各方以开放心态来探索可能的合作,毕竟在这个产业中,目前还没有一个通行业界的明晰商业模式。
近日,HTC宣布与中国银联以及方付通在上海正式缔结战略联盟,同时,HTC发布了首款为银联移动支付标准定制的手机HTC“惊艳”。 HTC“惊艳”不仅具有远程支付的功能,还内置了NFC芯片,可以实现近距离支付。这一举动预示着移动支付产业链的节点开始架空了运营商。虽然银行系现阶段在移动支付市场占上风,但是对于运营商而言,在包括公交刷卡等在内的小额支付领域依然具有一定优势。具体来看,运营商的最大优势在于海量的用户资源。国内移动用户已突破9亿,如果能将其盘活,那么运营商的移动支付前景将无可限量。
移动支付本质上是一项数据业务,要盘活用户,运营商当先把“管道”做好。运营商可以搭建平台,引入广告等业务。随着“管道”所承载的业务日趋多样化,运营商有能力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移动支付业务体验,并以此推动“智能管道”的发展。反过来,移动支付业务亦可有效的带动运营商用户量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